龍泉驛的三年精準扶貧報告
從被確立為精準扶貧戶到順利脫貧買回一輛二手小汽車代步,山泉鎮紅花村村民陳永卓用了兩年時間。通過種植技術指導、銷售渠道擴充、就業崗位提供,這個常年因缺技術、少資金而墮入貧困窘境的家庭,如今正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在洛帶鎮寶勝村,通過延續三年的資金投入,葡萄基地的規模不斷擴大,認養采摘活動越發成熟上規模,基地內的各種基礎設施得以完善,村民的葡萄品種優化提升,2017年,基地內人均每畝增收8000元。
2014年,新一輪精準扶貧拉開序幕。3年間,我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新階段扶貧攻堅的整體要求和工作部署,補齊發展短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嚴格遵守“精準”方略,大力實施農村扶貧攻堅。一份寄托著區委區政府殷殷關心、凝聚著全部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幫扶工作者辛苦汗水的“扶貧報告”正在力收“豹尾”,一份份成績躍然紙上,一份份脫貧致富的喜悅,在山鄉間傳遞。
分類施策
精準幫扶困難群眾
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相對貧困在一個地區始終會存在。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后,龍泉驛自加壓力,將相對貧困村、貧困戶的辨認標準在省市的要求上均作提高,識別出42個相對貧困村,動態識別相對貧困戶517戶。
500余戶相對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各不相同,因病致貧、缺技術致貧、無勞力致貧等各種緣由不一而足。“因戶制宜、一戶1策”,是我區給出的治貧“藥方”。
陳永卓年逾40,論文化水平和種植技術,都不怎么樣。確立為精準扶貧對象后,幫扶隊和村兩委積極從種植上出主意、想辦法。村支書趙貞明是水蜜桃種植能手,他屢次指點陳永卓更換桃樹品種、提高種植技術。2016年4月,在桃樹坐果的關鍵時期,幫扶隊又調和區供銷聯社為其送去500斤進口沖施肥。水蜜桃豐收,賣了個好價錢,同時,對口幫扶該村的區交通運輸局,為其調和旅游環線保潔的工作崗位,讓其一年有了固定的近2萬元的收入。陳永卓在考取駕駛執照后,于去年底購買回一輛二手的捷達汽車代步,每天早晚接送女兒上學。
柏合鎮二河村相對貧困戶李相書父子倆都有理發的手藝,幫扶助力他們裝修升級理發店,接手村日間照料中心的理發室,每一個月有了更加固定的收入;同樣是柏合鎮,寶獅村相對貧困戶孫普素在村兩委和幫扶隊的幫助下,雙雙走上工作崗位,從而走出了家庭貧困的困局……
堅持“六個精準”,我區在過去三年間深入開展相對貧困戶幫扶。2014年至今,我區累計辨認相對貧困戶517戶、1760人,落實相對貧困戶專項幫扶資金199.81萬元,累計實現399戶、1334人脫貧。
扶上路,護一程。我區繼續深入開展相對貧困戶“回頭看”“回頭幫”及回訪工作,及時把返貧群眾再次納入幫扶序列,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額購買“扶貧保”保險,避免大眾因病因災返貧,切實做到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項目。
政策兜底扶貧、教育助學扶貧、就業創業扶貧、居住環境改造幫扶,1項項具體而實在的扶持政策,針對性強、作用力大,為相對貧困戶脫貧掃清了障礙。
依托項目
促進相對貧困村脫貧
10月13日,記者來到西河鎮的金壁苑、銀杏苑等生態移民安置點,勞碌的裝新居、搬新家的場景應接不暇。茶店鎮白果村村民謝良英在銀杏苑的新居國慶前終究裝好了,一家人高高興興搬進了新家。“準備過完春節就去找個工作,到時候生活就更穩定了。”對于新生活,謝良英有自己的打算。
生態移民,作為易地扶貧項目的重要方式,已成為我區山區村整村脫貧的主要渠道。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區已有3.8萬名大眾移民進城安居興業。而今年以來,同安街道、茶店鎮、萬興鄉等街鎮鄉的多個整村移民項目順利實行,昔日的相對貧困村通過移民一步就實現了脫貧--村民在城市有了住房,老年人有了社保醫保,年輕人找到新工作,孩子就近享受更好的教育……今年,全區將力爭安置8個項目觸及的1.97萬名生態移民,讓村民早日進城,開啟城市生活。
未移民下山的村落,基礎設施、產業項目的進一步跟進,為順利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一條條道路修到了村民家門口,1項項水利灌溉設施種植變得更加方便,一個個產業項目,則讓相對貧困村立足實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連續兩年,洛帶鎮寶勝村通過精準扶貧,進一步強化了葡萄基地的基礎設施
,調整了品種結構,更提升了村民種植和經營能力,開展鄉村旅游節,讓貧困戶的葡萄找到了“新主人”,讓葡萄基地的知名度愈來愈高,打造我區夏季水果品味季中重要的品牌。3年來,我區依托扶貧開發項目,大力推進相對貧困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目前,已審議下達三批扶貧開發項目863個、31542.64萬元,觸及產業發展的項目共752個、投資金額27521.48萬元,占總投資的87.25%。截至今年9月,第一批扶貧開發項目已完成521個,累計完成投資9868.29萬元。第二、3批項目正抓緊推動或組織開展前期工作。
與此同時,我區積極發揮優勢,推進定點結對幫扶。幫助簡陽市平息鄉、普安鄉、施家鎮高標準脫貧發展,建立起伏季水果示范基地2800畝、稻蝦共作示范基地300畝;指點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個,累計培訓農戶2500余人次,培養村農業技術帶頭人隊伍82人。依照全市統一安排,我區定點幫扶部門協助都江堰市、金堂縣、大邑縣8個市級相對貧困村制定了幫扶方案與資金計劃,提供幫扶資金。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句話,道出了脫貧攻堅矢志不渝的出發點和顛撲不破的檢驗標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在加快中國制造示范區建設的征途上,龍泉驛著力補齊脫貧攻堅的短板,以人民群眾的取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實在在的成績,為黨的十九大成功召開,交上一份亮點紛呈的滿意答卷。
小孩最近不愛吃飯怎么回事
老人中風
婦科千金片能治白帶異常嗎
老人抽搐
小孩厭食
- 美股短線賽艇 三大股指悉數轉跌
- 探校跑斷腿?更快來報名國際化學校咨詢會·青島站,心儀夢校一天看全!
- 為什么世界上沒進化出會噴火的脊椎動物?傷敵八百自損一千而且還燙嘴
- 生來雙目皆盲,卻因修煉奇術成了“天眼大仙”不料看錯姻緣,厄運連累整個后代
- 微信原先增加這個功能!
- 注意!晚餐要早還要不及!
- 美聯儲會議紀要前瞻:加息75個基點板上釘釘 利率到年底或晉升3.4%
- 天津在崗騎手近2萬,19日起采用動態“隨申碼”核驗身份
- 貼吧飛槳文心大模型全景圖全面升級
- 催生無果后,人口出現負增長?經濟學家提出解決方案,父母都一致
- 遼籃航空運輸抵沈!金金缺席,空姐圍住艾倫,雙外明日回國,隔離7天
- 吃杏花“急性中毒”?過量食用慎防“杏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