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味道賣向全國
在不少人的記憶里,苕麻糖是兒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花上5分錢,就能到小販那里買到用木棍攪拌著的螺旋狀糖稀,送入口中,那甜蜜的滋味足以讓人回味一整天。記者近日了解到,在巫山縣,就有一個小伙兒將這種“童年味道”在網(wǎng)上叫賣。如今,他的苕麻糖已經(jīng)賣到了全國各地。
這個小伙名叫邱先登,巫山縣騾坪鎮(zhèn)人,今年31歲。
無意中 尋得苕麻糖手藝
邱先登說,他在深圳打過工,2010年回到巫山后,一直在一家快遞公司工作。2015年的一天,他看到街頭有人挑著苕麻糖沿街叫賣,便輾轉(zhuǎn)在該縣龍溪鎮(zhèn)天城村找到了苕麻糖的制作人陳官福。一問之下,才知道制作苕麻糖是陳官福家傳60多年的手藝。如今,他每天制作300多斤,主要在龍溪鎮(zhèn)和巫山縣城銷售。
邱先登想,苕麻糖是很多人兒時的美好回憶,如果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叫賣,豈不是能將巫山的苕麻糖賣到全國各地嗎?說干就干,他辭職開起了網(wǎng)店,與陳官福合作主營苕麻糖。
上線后 3個月賣5000斤
詳細了解后,他才發(fā)現(xiàn)苕麻糖制作工藝極為復雜:要先將紅苕洗凈、蒸熟,拌上麥芽,再進行發(fā)酵、過濾、熬糖、拉糖,整個過程需要至少一天一夜。而用來熬制苕麻糖的紅薯也特別講究,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紅薯上市的季節(jié),只有這個季節(jié)的紅薯品質(zhì)最好,才合用。
此外,熬制苕麻糖的紅薯要求甜度高、淀粉含量少,這種品種目前種植的人很少,收購起來也十分麻煩。也正因為其技藝復雜,巫山龍溪鎮(zhèn)的熬糖技藝才入選了該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去年11月,他們的第一批苕麻糖正式上線銷售,3個月時間便賣出5000多斤。購買者中,最遠的來自新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購買者也很多。
一位巫山縣城的70歲老人想吃苕麻糖,因腿腳不便,打來電話希望邱先登能送一瓶苕麻糖去他家。當天下午,邱先登開車來到縣城給老人送貨,老人打開瓶蓋,用牙簽攪了幾下,送進口中,品嘗許久后感嘆道:“這才是小時候的味道啊!”
走出去 讓老外也嘗嘗
這幾天正是鮮紅薯大量上市的時節(jié),邱先登的苕麻糖又開始上線銷售。
今年,他還注冊成立了公司,專門銷售苕麻糖和新開發(fā)的苕皮糖,上線僅僅一周,就銷售了1000多斤。明年,他將成立專業(yè)合作社,通過種植符合苕麻糖需要的鮮薯,從種植、儲存、生產(chǎn)、銷售環(huán)節(jié)來把控產(chǎn)品品質(zhì),達到年銷售10萬斤的目標。
邱先登說,他有個愿望:希望能把飽含中國人兒時記憶的苕麻糖賣到國外去,讓外國朋友也嘗嘗中國人的“童年味道”。
文 記者龍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