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塑料大米”調查:不是塑料 但不能吃
尼日利亞“塑料大米”調查:不是塑料但不能吃
中新網約翰內斯堡12月30日電拉各斯消息:12月30日,尼日利亞官方公布了沸沸揚揚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為霉變不能食用。同時,官方目前也不能確定這些大米的具體來源地。
日前,尼日利亞海關查獲102袋50公斤裝的“塑料大米”,引發全球關注。該事件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說法大相徑庭。最初有消息稱,這些大米是“來自中國的塑料大米”,用以冒充大米出售給當地民眾食用。不過,有媒體很快提出質疑:如果是塑料大米,那其單價是真大米的兩倍,這些大米可能是為了繞來尼日利亞的進口限制而以大米面目示人的塑料原料。
不過,尼日利亞國家食品藥品管理控制局30日公布了檢驗結果:這些大米里有好的大米,也有一些變質污染的大米。據尼日利亞《笨拙報》(Punch)報道,該國的檢驗結果顯示,這些大米并非是塑料,而是真的大米,只不過“里面微生物的含量已經超過了食用的允許范圍”,因為并不適合人類食用。
因為石油價格暴跌外匯收入減少,尼日利亞總統要求尼日利亞人買本國大米,以削減每年32億美元的大米和面粉的進口開支。目前,海關已經查扣了4萬袋非法進口的大米。當局認為,因為最近該國食品價格飆升,過去一年大米價格已經翻番,可能有不良商家購入這些劣質大米出售牟取暴利。
對于這些被扣留的大米,尼日利亞當局并沒有透露具體來源,也沒有說明這些大米是如何進入尼日利亞的。不過,當局透露,目前在其鄰國的一些倉庫里仍有幾噸過期、危險的大米等著進入尼日利亞市場。海關方面將加強檢查,確保這些不易食用的大米不會進入尼日利亞人的飯碗。(完) 以上就是關于“尼日利亞“塑料大米”調查:不是塑料 但不能吃”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尼日利亞“塑料大米”調查:不是塑料 但不能吃”內容,謝謝!
- 不自我貶低,不自怨,更不能消極。領導批評揶揄有套路。你要懂
- 逆向思維的悲慘
- 一年自然流產2次、胎盤畸形,28歲的她如何成功讓寶寶著陸的?
- 時隔6天,通州今日再迎0新增!昨日公布一批風險點位,涉北京南站、6號線、322路等!
- 41歲女子視力驟降幾乎失明 檢查竟是絲絲大出血
- 四川南部縣回應“網友反映一孩子在校反遭多名學生欺負”:組建專班調查核實
- 楊浦區通報1例全球化面陽性感染者相關情況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 求人補缺最忌諱這4件事,別人不僅不幫,還傷感情!
- 2022年軍校在皖招生開發計劃來了!
- 【瑞聲音 佳病例】凝膠治療在超快通道麻醉下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中的應用
- 我們終其一生努力要變成為更好的樣子,卻修煉變成一個不喜歡的自己
- 給狗狗染色是可愛還是危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