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機構辟謠稱未發現“超級淋病” 系烏龍事件
據新華社電最近,“超級淋病”一詞成為中、美等多國媒體的共同熱詞。然而,美國相關衛生機構早在兩星期前就已辟謠,美國并沒有發現“超級淋病”。那么,謠言是怎樣越傳越玄乎,甚至還出來“傳染性或超過艾滋病”這樣驚人之語的呢?
事件的始作俑者應該是夏威夷媒體。據夏威夷州衛生部門本月1日發表的澄清聲明,4月30日晚,一家當地媒體播出電視新聞稱“夏威夷出現超級淋病菌”。這則新聞將當地發現的一種普通耐藥性病菌與此前在日本發現的“超級淋病菌”錯誤地聯系在一起。事實上兩者不是一回事,而且夏威夷發現的患者早已治愈。就是這樣一個“小烏龍”,引得眾多國際媒體以訛傳訛,演變成“超級烏龍”。
美聯社5月1日以檀香山電頭發出一則消息:據報道,當地衛生官員證實發現兩例“超級淋病”患者,他們感染的是一種被稱為H041的“超級淋病菌”。如果確有此事,那毫無疑問是重大新聞。2011年在第19屆國際性病大會上,一個國際傳染病研究團隊專題報告了有關耐藥菌株H041的發現:這一菌株2009年首次在日本一名31歲的性工作者身上檢測到,它對幾乎所有抗生素都有耐藥性。該團隊還強調,此菌株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擴散到其他地區,應引起重視。
實際上“夏威夷發現超級淋病菌”只是虛驚一場。夏威夷州衛生部門的聲明發出后,美聯社撤銷了稿件,但全球多家媒體已把此消息傳得滿天飛。美國CNBC電視臺的報道最聳人聽聞,它采訪的一名所謂專家發出驚人之語:“從短期來看,這一菌株一旦傳染起來,其后果可能比艾滋病還要糟糕得多,它的傳染性更強,能在短時間內傳染更多的人……被傳染者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出現膿毒性休克癥狀甚至死亡。”英國《太陽報》則稱其為“全球殺手”,盡管其報道也提到這一菌株迄今沒有造成一人死亡。
此后,很多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指出CNBC報道的問題:淋球菌耐藥性確實是比較嚴重的問題,但沒有理由把一種病菌和一種病毒放在一起比較,“艾滋病傳染致命,而死于淋球菌的人相當罕見。”CNBC還聲稱美國加州以及挪威也曾發現過H041,美國衛生部門為此還出面辟謠。事實上,H041自2009年在日本驚鴻一瞥后,就未再現身影。
不實報道點燃了許多媒體的興奮點,“超級淋病傳染性或超過艾滋病”這一說法被大量轉引。中國也有人翻譯了相關新聞,引起媒體和網友關注。隨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也進行了澄清。
反思這次烏龍事件,媒體以訛傳訛、放大謠言當然要負主要責任。美國傳染病專家肯特·塞普科維茨在一篇專欄文章中批評說,需要譴責的不是發出刺激性言論的專家,而是某些媒體對超級淋病菌這類故事有一種“不正常的癮”。不過,這也反映了人們對各種未知疾病的擔憂。盡管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但從SARS、甲流、禽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當這些疾病剛出現時,正如塞普科維茨所言:“醫學和公共衛生界都沒有完全準備好,更不要說媒體了。” 以上就是關于“美國機構辟謠稱未發現“超級淋病” 系烏龍事件”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美國機構辟謠稱未發現“超級淋病” 系烏龍事件”內容,謝謝!
- 永定縣時代的未來,要看特斯拉蔚小理的臉色?
- 萬余平度考生今日開始中考
- 2022營口汽配跨境電商交易會將與汽博會同期舉辦
- 今年已下單7艘船!新大洋造船下單嘉航海運第2艘75000噸內貿散貨船
- “vivo S.Studio”快閃活動空降師武漢,盛夏奇觀盡在這里
- 劉曉慶曬假期英姿颯爽休閑照,堅強年輕態和年齡無關
- 大股東所亦然部分股份將被司法拍賣 未名醫藥或易主
- 如何打造一個元氣少年妝,讓長輩見了都夸好!
- 老人常說“六月韭臭死貓”,有什么道理嗎?六月韭菜不能吃嗎?答案來了
- 2022年國民頭上調研報告
- 聰明人去吃肯德基,一般不會點套餐,而是選擇這3種“像是吃法”
- 上海復旦(01385)附屬華嶺股份收到有關于北交所上市申報文件審核問詢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