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中華》形式創新 被贊“文化節目仍大有可為”
徐欽梅、戴敏夫婦
全新文化類節目《詩書中華》第五期已于上周五晚精彩播出。該節目削弱了傳統文化節目的競技感,以“家庭”展“家風”,強調“以文會友”的參與感。現場42組家庭雖來自五湖四海,年齡、職業各不相同,卻因古詩文相聚到舞臺中央,充分詮釋了“詩入尋常百姓家”的節目核心思想。《詩書中華》連續播出五期后,收視口碑皆不俗,被贊“文化節目仍大有可為”。
李龍鳳、李丹鳳對陣李榮、李泊廷母子
本期節目中,全職媽媽李榮帶著年僅六歲的兒子李泊廷一登臺就“驚艷四座”,小小年紀的李泊廷現場“叫板”主持人接龍背誦《蜀道難》,精彩激烈,讓點評嘉賓張大春、錢文忠連連叫好;來自寶島臺灣的姐弟倆丁冠云、丁才祐以四比三險勝實時擂主李龍鳳、李丹鳳姐妹,題目難度升級,網友邊看邊做,大呼“腦容量不夠”。此外,點評嘉賓張大春、錢文忠從觀眾的興趣點出發,將古詩文中的知識用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獲網友一致好評: “兩位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加深理解之后再背古詩文就簡單多了。”
丁冠云、丁才祐姐弟
六歲小萌娃意氣風發 落落大方 展現“君子之風”
《詩書中華》第五期節目里的選手們來自天南海北,除了上期節目中的河南親姐妹李龍鳳、李丹鳳之外,還有溫柔直爽的湖南姐妹花胡婷、胡勝;帶著福建口音,愛詩句成癡的戴敏、徐欽梅夫婦;從寶島臺灣遠道而來的丁冠云、丁才祐姐弟……真正體現了“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的情誼。
李榮、李泊廷母子
同時,《詩書中華》也注重表現選手們自然流露的親情與教養。前期節目里,突尼斯混血兄妹王子西、瑪利亞的乖巧懂事、小萌娃黃雪潤與媽媽的親密無間都讓都讓觀眾們對他們良好的家風,家貌贊嘆不已。此次,六歲的小選手李泊廷更是令大家眼前一亮。李泊廷和母親李榮都是“新上海人”,李榮來到上海后受到了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的影響,才開始教小泊廷讀《三字經》,背古詩文。小泊廷一上臺就表明來《詩書中華》的最大愿望就是和主持人駱新用接龍的方式“切磋”《蜀道難》。接龍過程中,小泊廷步步緊逼,駱新則以攻為守,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帶領觀眾重新領略了蜀地山川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觀,不少網友紛紛贊嘆:“《蜀道難》是學生時代的最難背的一篇文章,沒想到他背的這么流利!”
李泊廷、李榮母子
李泊廷對古詩文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在對戰環節中,即使答錯也悉心聽取點評嘉賓的解答,當對方搶到答題機會時,更是全心全意地為對方鼓掌,獲得了點評嘉賓錢文忠的由衷贊賞:“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君子之風,一看就有好家風。”雖惜敗河南姐妹花李龍鳳、李丹鳳,小萌娃李泊廷仍舊彬彬有禮地向主持人和點評嘉賓行作揖禮,儼然以君子自律。很多網友都感嘆如何才能培養出這樣的小朋友,李泊廷的母親李榮說,她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些文化財富能成為滋養孩子心靈的沃土。
錢文忠點評
張大春錢文忠引經據典 娓娓道來 增添節目底蘊
《詩書中華》是在千篇一律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圍,節目通過對家庭的展示,既體現了優秀的家風、家訓和家史,又挖掘了中國古詩文深刻的內涵。點評嘉賓張大春,錢文忠在了解到觀眾真正需求后,以觀眾的興趣點出發,用娓娓道來的形式普及了更多關于古詩文背后的故事。第五期節目中,錢文忠通過講述曹植《七步詩》背后“兄弟相逼”的悲情故事,點明了詩句“煮豆燃豆萁”的深意;張大春更是再度刻畫了蘇東坡寫“明日黃花蝶也愁”時的情景,提醒大家注意成語的誤用現象,讓許多觀眾都有所啟發: “一直以為‘明日黃花’是指‘正當紅的人或事’,原來恰巧相反啊。”
張大春點評
過去正襟危坐的說教和知識教育,到如今跨界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融合,可以說,《詩書中華》的展現形式,給文化節目增添了不少意趣和底蘊,真正觸到了觀眾的共鳴。很多年輕觀眾都表示:“國學的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其實,詩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具有很強的民間基礎,也很容易喚醒我們的成長記憶。正如東方娛樂集團總經理、東方衛視中心總監李勇所說: “東方娛樂自主研發這檔節目,旨在體現中華民族的自豪感、中華文化的優美感、君子之爭的對戰感、家庭益智的故事感。”將詩文中的美妙意境與先哲智慧帶入尋常百姓家,正是《詩書中華》擔當起的又一份社會責任。
胡婷、胡勝姐妹慶賀答對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