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少年團》成長系展現90后真風貌 官媒點贊
王俊凱劃龍舟
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上周六已播出近半,開播以來,該節目csc52城平均收視率破1.6,平均收視份額突破5.126%,完成了一場“無油煙綜藝”的叫好叫座逆襲。
在玩轉綜藝套路的前輩們霸屏的今日,五位少年和“成長十二課”節目模式起初因“缺乏綜藝梗”不被看好,卻逐步用獨有的少年純真熱血感染觀眾。從挑戰自我到團隊拼搏,從致敬鸚哥嶺志愿者到為環衛工人送早餐,觀眾在這部“成長系”綜藝中不僅見證了少年們的成長,更感受到了帶有赤子初心的“初心公益”。
少年與環衛工合影
《高能少年團》被贊“成長系”綜藝 “進化潛力”令人刮目相看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高能少年團》是一部完成了逆襲的“成長系”綜藝。
首播之時,不少網友反應節目節奏略慢,少年們雖然純真可愛卻“缺乏綜藝感”。而令人驚喜的是,隨著每一期節目的播出,節目模式不斷完善、節目環節愈發有趣,而幾位少年也愈發“會玩”。
少年團孤島求生
外表文靜的王俊凱,猛然在孤島求生考驗下展現“討價還價”功底;埋頭苦干的硬漢張一山,哄弟弟睡覺時竟會化身“山媽”;傻黑甜王大陸偶然“腹黑”一下……幾位“玩開了”的少年徹底放下包袱展現多面真性情,配上節目組吐“犀利”吐槽花字、魔性剪輯“提煉精髓”,不少觀眾直呼:“感覺越來越好看了,每位少年都有N種逗比小心思值得挖掘!”而業內人士則點贊:“少年們在成長,這個節目本身也是成長系啊!”
人民日報點贊
熱血拼搏展現90后少年風貌 《光明日報》、《人民日報》齊齊點贊贊
《光明日報》也對節目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高能少年團》不只是陣容強大,在挖掘中國文化資源、探索原創性發展上也進行了積極嘗試。少年們通過不同的職業嘗試,體味人生百態,提高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繼承弘揚歷史文化精神,展現陽光、積極、堅強、自信的中國少年新形象的同時,帶領觀眾與嘉賓一道成長。既有意思也有意義,可謂真人秀類型創新的有益嘗試。”
《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曾盛贊該節目:“不說教,無爛梗,只關注少年們的陽光成長,只快樂地展現年輕人的行動力,自然、單純,卻更值得關注。”并將其定義為“真實的成長實踐”。區別于市面上霸屏的純娛樂性綜藝,被贊為“無油煙”綜藝的《高能少年團》更多地展現的是一種少年的成長,而令人津津樂道的也是種種“少年感”畫面。
少年團完成高空任務
例如個子不高的張一山反復跳躍數十次才成功掛布,臉上卻掛起get新技能的興奮笑容;王俊凱顫顫巍巍終于爬上高塔后,遠望腳下大海豪邁高歌;劉昊然忍著頭疼讓小凱登上浮板……大概只有少年,面對挑戰才會有如此的好學心與征服欲,才會如此團魂燃炸地全力以赴。90后是怎樣的?或許歷來輿論總有些非議,但《高能少年團》卻為大眾展現出了90后最真實的模樣——和各個時代的少年一樣,他們熱血、拼搏、不完美卻始終在成長。無怪乎節目播出以來不斷有媒體人評論:“每次看都被勾起少年回憶殺!”
致敬鸚哥嶺志愿者
致敬鸚哥嶺志愿者與環衛工人 “初心公益”領路少年成長
或許綜藝中穿插“公益部分”已經成為“套路”,但《高能少年團》卻用“成長十二課”巧妙地讓少年在公益中成長,也讓觀眾感受到令人如浴春風的“初心公益”。
節目組從未進行生硬的說教,少年們令人感動的公益行動皆由“初心”帶頭。孤島求生課中,少年們意外發現陪伴自己的“生存指導”竟是為保護鸚哥嶺奉獻青春的志愿者,欽佩不舍之下自覺收拾海灘上的垃圾;運動課中,幾位少年被安排送教學物資給同齡貧困學生,王俊凱面對身為同齡人的捐助對象心情復雜,寄語共勉更是深沉;而美食課中,平日懶洋洋的董子健送早餐給環衛工人,卻發現忙于打掃的他們根本無暇用餐,窘迫中急道:“我們掃吧,你們吃飯。”直接拿起掃把開干…由一顆少年初心引發的種種感人暖心瞬間,溫暖了平日被忽視的社會群體,也令網友深思——其實,只需一片赤子真心便足以溫暖需要關懷的人。
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已經播出近半。目前已有200多位媒體人為節目中的“少年純真感”點贊,而幾十位業內專家更以“無油煙綜藝”、“真少年綜藝”盛贊節目。節目口碑水漲船高,少年們的表現愈發驚人,這些都令人對這部“成長系綜藝”愈發期待。究竟《高能少年團》還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敬請鎖定每周六晚20:30浙江衛視,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