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網 > 影視 >> 電視資訊

    實行民政5化責任助推五個郴州建設

    發布時間:2020-03-26 23:45:27

    實行民政“5化” 助推“五個郴州”建設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明強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鵬飛在《郴州發展“我”的》中指出,“推動郴州發展得更實、更順、更好、更可持續,就是我們這一代郴州人必須走好的‘長征路’,也是我們每一個郴州人必須肩負的共同。只有人人擔當,人人盡責,郴州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郴州的未來才會越來越美好”。易鵬飛書記的文章在全市民政系統引發了強烈反響,經過認真學習和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我們民政人必須知責盡責,緊緊圍繞5大發展理念,履行好民政“五化”,為加快建設五個郴州作出應有貢獻。

    履行民政人本化,助推人本郴州建設

    易鵬飛書記近期在永興縣調研精準扶貧和基層黨建工作時指出,要牢固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不返貧。這是對“人本郴州”最生動的詮釋。郴州作為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民政部門推動“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義不容辭,就是要實行好民政“人本化”的,進一步織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繼續推動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全面實現農村低保標準和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全面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切實做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工作,實行農村敬老院提質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加大護理床位建設力度,保障和保護好特困人員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要加大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工作力度,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制度“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作用。深入貫徹《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加強自然災害救助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及時做好受災群眾應急救助、過渡性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損農房恢復重建等工作,確保貧困戶脫貧后不因災返貧。

    實行民政標準化,助推實力郴州建設

    推動標準化建設是民政部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契合我市民政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繼續以標準化理念推動民政各項改革工作,助推實力郴州建設。扎實推進社區治理改革,繼續展開示范社區創建,以點帶面,完善社區服務用房及相干配套設施。推動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依法厘清基層政府和社區組織權責邊界,大力推動社區減負增效,增進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增進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社會工作者與志愿者“兩工互動”,進一步激起社區活力。繼續抓好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創新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激起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提升行業服務功能,促進行業協會商會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動自律,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實行4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發揮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作用,大力孵化公益慈善類和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做好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激起市場活力。

    實行民政信息化,助推創新郴州建設

    資興市在全省建立首個縣級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被收入民政部培訓教材。目前“資興模式”在郴州遍地開花結果,多個縣市區建立了縣級比對信息平臺,有力推動了核對工作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救助工作的精準度,成為我市民政領域創新的響亮品牌。我們將立足優勢,繼續推動經濟狀況核對工作信息化建設,加快推動全市統一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平臺建設步伐。同時,將民政信息化的理念運用到婚姻登記、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地名普查、優撫對象信息核對、流浪人員救助、互聯+監督等各項工作中。充分應用好“12355”未成年人保護求助平臺,深化我市作為全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地區的試點成效,為打造創新郴州增添更多民政元素。

    實行民政法治化,助推生態郴州建設

    立法權下放市州后,郴州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規《郴州市蘇仙嶺—萬華巖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對殯葬管理、殯葬執法作出了一系列明確規定。這也是郴州市多年來扎實推動殯葬改革和殯葬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成果之一。我們將繼續落實好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法推動殯葬改革,開展殯葬執法,進一步發揮好殯葬管理和改革部門聯席會議的作用,爭取將違規殯葬行動納入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的考核范圍。不斷加強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實現市、縣殯葬服務設施全覆蓋。大力提倡殯葬新風,落實好中央、省市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有關要求,扎實展開“鮮花換鞭炮”等一系列殯葬改革主題宣傳活動,使綠色、節地、生態、文明的治喪理念深入人心,為生態郴州的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實行民政社會化,助推開放郴州建設

    市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明確了“一個設計、兩個規劃、三個工程、四個平臺”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思路,這是市委、市政府將康養產業肯定為7個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后,作出的又一重要戰略部署,也是民政公共服務逐漸邁向社會化的重要標志。我們將按照這1部署,落實好“一個設計”,落實康養產業發展整體設計;實行“兩個計劃”,實行“十三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計劃。瞄準養老服務業和老齡工作中的短板發力,重點推進郴州市康養中心項目建設,實行“養老+”發展戰略;推動“三個工程”,重點推動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絡建設工程、以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為主體的福利機構提質改造工程、養老服務人材專業技能培訓工程;打造“四個平臺”,圍繞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融資平臺、信息平臺、示范平臺、監管平臺,實現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大力建設市縣兩級康養產業示范平臺,引導社會氣力進行產業投資,形成局部產業會聚,重點推動郴州市康養中心建設

    ,打造醫療、養老、康復、護理、健康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體,并以綜合體為支點,融合周邊旅游、體育、休閑、金融、研發資源,打造產鎮融會的康養產業園,力爭使健康養老服務業成為開放郴州的一個鮮活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