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解-北京市審計局:五家醫院近七億元設備閑置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北京市審計局10月8日公布了對61個市級部門2015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等情況,結果顯示,多個部門存在多領財政資金、“三公”經費超出預算、政府采購不規范以及辦公設備“超標”等問題;專項資金則存在結余較大、資金挪用等多個問題。
醫院(圖片來源:網絡)
至少40個部門辦公設備超標
今年有61個市級部門2015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結果情況對外公布,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4個部門。
記者統計發現,至少有40個部門辦公用設備超過規定的配置標準。
此外,審計還發現,2015年,一些部門所取得的非稅收入未及時上繳財政。比如北京市水務局,所屬5個單位取得1409.45萬元房屋出租等非稅收入,未及時上繳財政;部分收入直接用于彌補基本經費不足、上繳稅金等方面支出。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本級取得房租收入等非稅收入371.96萬元,未按規定上繳財政,并全部直接用于補充所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
原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本級以前年度視同非稅收入管理的收入款項未及時上繳財政,涉及資金達6548.54萬元。
個別單位多領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61個市級部門2015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結果公布的同時,北京市審計局還首次公布了7類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審計結果。
審計發現,個別單位多領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北京市市政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懷柔區北京雁棲誠泰熱力中心和密云區北京溫塔熱力公司3個單位采用多報或多頭申報方式,多獲取燃煤鍋爐改造補助資金達1963萬元。
對市屬公立醫院財政補助資金的審計則發現,財政資金購置的設備閑置現象較為突出,5個醫院因工程進度等原因導致設備閑置達到6.61億元,有的設備已采購將近3年仍未能投入使用。
審計還發現,社會建設專項資金存在挪用現象。昌平區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和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辦事處,挪用社會建設項目經費13.55萬元,用于公務用車加油卡充值和辦公費等。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分析,審計結果揭示出專項轉移支付中的許多重大問題,特別是補貼機制的缺陷、投入結構的不合理、采購管理中的漏洞和種種違規問題,都表明現行的專項轉移支付體制需要作深度改革。“改革的大方向應是在強化透明與問責的基礎上,逐步合并專項轉移支付的類別并適當壓縮其總規模,特別是應將投入掛鉤轉向產出掛鉤的體制。這些改革將為系統提升公共支出質量作出重要貢獻。” 以上就是關于“政解|北京市審計局:五家醫院近七億元設備閑置”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政解|北京市審計局:五家醫院近七億元設備閑置”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