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于家電圈作者為蔓欣經億歐家居供行業
【編者按】在2017年,智能銷量相比以往呈下跌態勢,整個市場也已進入“紅?!?,其幕后原因不外乎產品缺乏強創新他問大師:“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性、產品快速普及、功能性匱乏等等。而前面的兩點問題恰恰也是智能家電在發展中極需解決。
文章發于家電圈,作者為蔓欣;經億歐家居,供行業人士參考。
此前,如火如荼的智能行業,如今也遭遇發展的瓶頸期,是市場增量已滿還是顛覆性產品不足?之前由智能引領,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也紛紛冠上智能功能,不過除了智能電視正在實現由城市到農村的普及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遲遲因為產品體驗問題未能實現市場化的爆發。
今年以來,智能的冬天真的來了,這是因為消費群體保有量龐大,消費市場增速放緩,企業遭遇量增天花板。更意味著中國家庭和消費者的智能終端使用和體驗的教育,已經基本完成。智能進入發展高原期,對智能家電來說是個春天的機會嗎?其對智能家電發展來說,又有哪些啟示。
智能市場,再次陷入紅海今年前11個月,國內市場有10個月的出貨量處于下跌態勢。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也顯示,今年11月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0.7%;上市新機型77款,同比下降22.2%。智能方面,11月出貨量同比下降21.7%;上市新機型52款,同比下降40.2%。
智能市場的一派跌勢,令智能制造商們也開始大幅減產。來自上游供應鏈的信息11月份國內前幾大廠商砍單成,預計到12月砍單比例將上升到成。這一下降趨勢還會蔓延,特別是在5G換機到來前,未來兩年內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動力將十分微小。
在經歷功能機換智能機、2G3G用戶轉4G、智能機消費升級的三大波紅利后,市場進入了更加殘酷的“存量市場”爭奪。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背景下,
除了蘋果、華為等少數企業擁有品牌拉力,大部分企業只能陷入“低價比拼”泥潭之中。
市場有多激烈,一句話概括就是,從藍海到紅海,已經進入血海大戰。此前,行業涌現眾多品牌,如今,華為、小米、蘋果、vivo和OPPO這五大廠商,占據整個市場九成的份額,而去年是71%,兩年前是50%左右。廠商的寡頭格局在不斷加強,與此同時,留給其他廠商的空間越來越小,其余的只能劍走偏鋒走差異化道路,或滿足小眾的個性化需求。
智能家電拐點:一得一失的收獲智能的功能和技術創新缺乏亮點,這也是當前智能家電的最大軟肋;智能的快速普及,帶來的則是智能終端設備用戶教育,初步完成;智能的危,正是智能家電的機。
縱觀這幾年行業的發展,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整個行業高速增長后停滯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沒有再出現像iPhone4那樣顛覆性的產品或顛覆性的技術。這么多年,智能其實還在做著產品的微創新,但是微創新早已不能滿足當下用戶的需求。
這正是當前智能家電市場最大的軟肋。即產品沒有真正的差異化亮點,只是空有一個“智能化”的外衣,而缺乏震撼用戶需求的新體驗、新功能。最近三年來,智能家電在市場上普遍“內熱外冷”,即不叫好也未叫座。原因是用戶感覺智能家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面對整個行業發展的天花板,競爭的血海戰,各個品牌也利用不同的手段去應對,如華為、小米開辟海外市場;OPPO和vivo挖掘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即使是存量市場,只要挖掘還是會有利用空間的。但是經營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反觀智能家電市場,除了智能電視取得成功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空調市場表現泛泛無水花。因為產品技術沒有裂變創新,使得現在的行業面臨著增長動力不足的現象,再看看零售行業朋友接了個的變化吧,從電商搶奪實體、到新零售、到無人超市那一個轉身成為永遠、無人貨架,產品形態之多,變化之快,讓這個傳統行業散發著趨勢引領者的風貌。而智能家電,該說的概念或生態圈含義都已是昨日舊聞,現在在產品上仍然沒有一個顛覆性創新。
如今,各個產業的競爭邊界先是被打破,然后被無限擴大,顛覆一個行業的是另外一個行業,你的競爭對手或許是完全不相干的企業。舉個例子,廠商總是以為消費者更新換代,需要一個大冰箱,周末去超市集中采購囤上一周的果蔬食品,但現在外賣、電商如此發達,動動手指生鮮、蔬菜、飲料、食品都能送到家門口,他對大容量冰箱的需求還會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強烈嗎?
智能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滲透率可謂極強,因此競爭激烈,這也將會倒逼企業全副身心地創新投入到下一個風口中,冬天很快迎來春天。而對于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和智能空調等在內的智能大家電而言,用什么方式和產品,撕開激活用戶需求的一個大口子,將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命題!
:
年度回顧丨2017家居行業總結:僥幸熬過今年,還有更苦逼的明年
微點評丨家居一周要聞:蒙娜麗莎IPO,紅星美凱龍發力人工智能()
老年人經常便秘怎么辦高燒不退 渾身發熱感冒鼻塞咳嗽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