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助力車以其快速便捷、價位適中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市民的青睞,成為普通百姓短途代步的工具之一。然而,助力車特別是燃油助力車的迅猛發展和普及,也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交通安全問題,不少年輕人將助力車改裝后在道路上“狂飆”,常常造成交通秩序混亂,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對此現象,市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市民:從源頭上抓起
市民王先生自身就是燃油助力車主,他對一些助力車駕駛者不遵守交通規則現象也很憤慨。“因為沒人管,所以一些助力車開起來肆無忌憚,覺得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所以買了燃油助力車心里也沒底。”
他認為,很多助力車主是在銷售者忽悠下購買的。銷售者鼓吹助力車不用上牌證、不用交費,但王先生感覺政府對此早晚要治理,因為有些動力大的其實就是機動車。“要整治這些違規的助力車,首先要從銷售環節開始,尤其是那些將助力車改裝成摩托車的商家。”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從銷售店抓起,對那些助力車專修點也要進行管理。因為一些銷售店里根本沒有改裝的工具,比如發動機擴缸這些難度高的改法只能在維修店中進行。”市民李先生覺得對一些專門改裝助力車的維修店也要進行規范管理。
某高校的老師覺得從自己做起非常重要。“我們不去購買那些超標的或者不去改裝,這樣經營者就沒辦法了。如果自己的孩子為了追時尚,一定要制止,將可能出現的后果告知。”
交警:街頭“狂飆”屬違規行為
市交警支隊的執法人員說,交警部門以前也曾遇到過改裝車,但通常只是改換顏色等簡易改變,像目前改裝得如此徹底的,并不多見。
“特別是排氣管,改成雙排氣管后,其功率要大很多,增加了危險因素。”此外,有的為了能夠使用音響,車主還將助力車的線路全部改變,如出現短路,會出現爆炸。
該執法人員表示,車輛改裝是指改變發動機、車架或車輛結構等行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雖然改裝車輛滿足了車主的需求,但是其危險系數卻大大增加。”執法人員表示,非法改裝機動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凡駕駛非法改裝車輛的,交警部門一經發現,將依法給予處罰。
執法人員表示,像這些改裝后的助力車在機動車道上亂竄是違規的。超速不一定是在飆車,但是飆車大部分都會超速,簡單地說,飆車可以理解成不計后果地追求速度。飆車不一定是指向汽車,像這樣大馬力的助力車也屬于此范疇。駕駛員以尋求刺激或賭博等目的,駕駛機動車在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上高速行駛、追求相互追逐競技,這樣的行為在不同程度上都觸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律師:私自駕駛改裝助力車后果嚴重
經改裝后的助力車算機動車嗎,出現了意外怎么認定責任?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咨詢了君健律師事務所的黃里瑞律師,據黃律師介紹,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有關“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定義。如果車主擅自將原來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非機車進行改裝,使其時速提高、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發生改變,依法應認定為機動車。這樣,車主和從事車輛改裝的經營者的改裝行為,就違反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有關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的規定,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0條和第103條的相關規定,對駕駛拼裝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收繳,強制報廢;對駕駛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此外,如果車主駕駛經改裝的助力車上路發生事故,只要車輛排量達到機動車標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會認定所駕車輛為機動車,并按照機動車交通事故標準進行處理。若車主加害到行人或非機動車,由于改裝的車輛無牌無證,沒有辦理道路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將完全由車主自行承擔。如果是車主受到其他機動車的傷害,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僅能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最后,無論從那方面來看,車主在提高助力車速度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大了其承擔責任的風險,這些責任有可能是民事責任、也有可能是行政責任。后果嚴重的,車主還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這樣的行為后果,無論是車主還是從事車輛改裝的經營者都不應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