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網 > 圖庫 >> 銷魂

    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

    發布時間:2017-03-23 12:48:13
    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

    原標題: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

    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

    因在高鐵上救治突發心梗患者,“胡大一”這個名字最近備受關注。而事實上,早在這次救人事件發生之前,他已經是“明星醫生”,也是健康科普專家。另一方面,他更像一個矛盾體,他最初完全沒有學醫的想法,卻成為北大醫學院當年錄取考生中的第一名;他是一名臨床醫生,卻倡導盡量通過運動、營養等綜合處方來替代技術層面的治療;他平時不曾使用電腦,卻緊跟眼下正熱的“互聯網+醫療”潮流。十多年間,他從在醫院“等”病人的醫生開始投身健康科普,多次在不同場合倡導戒煙,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成功轉型,也是自己作為一名醫者的“不忘初心”。

    記者見到胡大一是在一場學術報告的間隙,因為沒有安排主題演講,他得空跟記者聊起自己的經歷。對于已經年近70歲的他,“日程安排”似乎并不比年輕醫生清閑:現在,他每周一上午、周三還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查房、出診,周一下午、周二在和睦家醫院出診,除此之外,周四上午,胡大一還在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出診,每月還有一天會在山東淄博一家醫院出診。

    對于這個年紀的“日程安排”,在胡大一看來,到了這個年紀,經驗的積累讓自己能夠更好地看病。

    在他看來,在年近70歲時仍表現活躍,跟他的從醫經歷密不可分。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留學歸來,他開始在國內推廣介入技術,“大家當時對這種技術都是比較認同的。”

    胡大一介紹,在90年代,幾乎很少見到糖尿病患者,早年在醫院工作時,平均一年大約有50個左右心肌梗死患者,而且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后來,患者開始越來越年輕,四十歲、三十多歲的心肌梗死患者開始增加。“雖然我會介入,會溶栓技術,但我覺得這不應該是醫生應該實現的價值。”至此,胡大一開始提倡疾病預防。

    現在,胡大一更多在從事疾病的預防、患病后的康復等。他關注生活方式對患者的治療,包括指導患者運動、戒煙、營養、改善睡眠等諸多方面。現在,每個月都會到河南的一個縣里進行義診,同時對基層醫生開展講座等。

    談健康教育

    從在醫院“等”患者到健康科普

    新京報:從您學醫、從醫到現在,已經有近50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有哪些轉變?

    胡大一:從在醫院“等”患者到做健康科普,這算得上我執業生涯中一個大的變化,我把這看作一種成功的轉型,在醫生自身上彌合了防與治的裂痕。

    現在看病與過去十年也不同,過去更多是在“等”人得病后到醫院來,用支架、手術刀等技術幫助患者。現在,我已經不局限于這些技術,也在運用包括社會心理因素、個體化生活方式指導等多方面知識,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健康教育上。

    新京報:為什么要開始做健康科普?

    胡大一:因為國內傳統意義上的疾病預防與治療是分開的,有時醫生看一位患者只有3-5分鐘時間,來不及講預防。長時期以來形成的機制也決定了,臨床醫生對疾病治療更熟悉,而對生活方式、運動、營養等,很難給患者科學的指導。

    目前,醫生的執業行為更多是被動的,“等”患者來看病。其次,現有醫學模式是碎片化的,即前不防,后不管,忽略疾病預防與康復。

    當然,這種“等”病人來的常態并沒有錯,我對醫生的理解在于,醫生首先應富有同情心,“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而且,綜合運動、生活方式干預及戒煙等,完全能夠將一些慢性病控制得很好。

    未來,我可能還是不得閑,可能會在更大的平臺上幫助患者,也希望能夠徹底改變目前很多疾病“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局面。

    談從醫經歷

    高考狀元學醫的“無奈”之舉

    新京報:作為當年的河南省高考狀元,您為何選擇學醫?是因為父母都從醫嗎?

    胡大一:很多人以為我學醫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是繼承家業,事實上,我當年選擇學醫,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我父母并沒有非要我學醫的意思,他們覺得應該上大學,對學什么專業沒有要求。

    我一開始并不想學醫,盡管我父母親都是醫生,他們常年都是早起晚歸,一整夜不回來也是常事,我不想學醫倒不是害怕辛苦,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拿手術刀的天分,我當時很喜歡當老師。

    之所以學醫,一方面是當時高考的錄取率比較低,另一方面是特殊的背景條件下,政審可能就限制了能夠報考的專業范圍。我當時就想,無論社會怎么發展,醫、農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報考的所有志愿都是醫學、農學專業。接觸這個行業之后,覺得還挺好的。

    新京報:平常的工作安排這么緊,你還有其他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嗎?

    胡大一:其實我很喜歡旅游,喜歡到處走走轉轉,套用一句流行的話,世界這么大,我特別想去看看。我現在是希望把工作和愛好結合起來,到哪里出診,就順便看看周邊的風景。但這現在也有點不現實,舉個例子,國外有些學術交流會議直接安排在機場酒店,開完會就上飛機飛了,真沒時間看看當地風景。這是常態。我自己的業余愛好也有很多,但現在都沒時間,我喜歡運動,但現在除了走路,也沒有其他的運動方式。

    趁著年齡還不太大的時候,我也想去幾個特別的地方,挑戰一下,如南極、北極、阿拉斯加,也擔心年紀再大點就去不了了。

    談互聯網+醫療

    可能是醫療模式改變的助推器

    新京報:聽說您平時不用電腦,但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及“互聯網+醫療”概念,您怎么看待這個新生事物?

    胡大一:對,沒錯,我不用電腦,但我一直在跟進互聯網+的潮流,我覺得,這可能是醫療模式改變的助推器。就像我們前面說的,現在醫療更多是被動的、碎片式的,要徹底改變這種模式,就要創造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

    雖然我連電腦都不用,但我認為,互聯網+能夠用合理的成本,讓患者找到所需的醫療服務,徹底改變現在“掛號起五更,排隊一條龍,候診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的現狀。

    當然,要改變現有的醫療模式,除了互聯網技術外,民營資本的投入、醫生多點執業的放開,也很重要,沒有醫生資源,互聯網+醫療恐怕活不了。

    醫生更大的價值在于,不要總跟疾病糾結在一起,如果能夠讓周圍人都保持健康,是更大的價值。——胡大一 以上就是關于“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胡大一:從“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轉型”內容,謝謝!

    猜你會喜歡的
    猜你會喜歡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人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第九色区AV天堂| 国产色爽女小说免费看|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youjizzcom最新中国|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尤物在线视频| 222www在线观看免费|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最好免费观看韩国+日本|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国产91中文剧情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中文|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日本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四虎| 午夜时刻免费入口| 跳蛋在里面震动嗯哼~啊哈...|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彩虹男gary网站|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波多野结衣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