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瘋病及其防治技術
棗瘋病及其防治技術
棗瘋病及其防治技術
一、棗瘋病的癥狀。棗瘋病主要侵害棗樹和酸棗樹,一般于開花后表現明顯癥狀。根部受害后,由不定芽發育成一叢有瘋癥的根蘗,同一條側根上可出現多叢,出土后枝葉細小,黃綠色,強日光照射后全部焦枯呈刷狀;后期根皮層腐爛。根部發病后年地上部分也隨之表現瘋癥。病葉先是葉肉變黃,葉脈仍綠,逐漸整葉黃化,繼而葉緣上卷,暗淡無光,硬而脆。有的葉尖邊緣焦枯,似缺鉀狀,嚴重者病葉脫落,花后所長的葉片狹小,易焦枯。花器受害后,花柄顯著伸長,萼片、花瓣、雄蕊均變成小葉,雌蕊轉化為小枝,病花一般不能結果,病株上的健康枝仍可結果,但果實大小不一,糖分少,果面凸凹不平,凸處為紅色,凹處為綠色,果肉組織變軟,不堪食用。地上部分癥狀的表現一般是最先葉色不勻,稍卷曲,繼之果實呈現病態,當叢枝癥狀出現時,即不再有果實形成,各叢枝最后枯死。病株兩年生發育枝上的主芽和多年生發育枝上的隱芽,大都萌發生成生育枝,新發育枝的芽又大都萌生小枝,如此逐級生枝形成叢枝,直到四次棗頭的主芽才不再萌發,病枝纖細,節間縮短,葉小而萎黃。
二、病原及其發生特點。目前研究認為,棗瘋病病原主要為類菌原體,還有一種類似棒狀病毒的粒體。病原物侵入后,首先運轉到根部,經增殖后再由根部向上運行,引起地上發病。體內傳導的方向,取決于養料運輸的方向,發芽前病根由下向上,而在枝葉成長時,則主要由上往下。發病初期,多半是從一個或幾個大枝及根蘗開始,有時也有全株同時發病的。在自然界中,除嫁接和分根傳染之外,葉蟬傳播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棗樹專家經過幾十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如果棗園中有棗瘋病株,中華擬菱紋葉蟬等幾種蟬會以每年10倍的速度傳病。即一棵棗瘋病一年內會引起10棵棗樹發病。一旦葉蟬攝入棗瘋病原體,將終身帶菌,持續傳染許多棗樹,葉蟬大量生存在雜草叢中,所以雜草叢生的棗園發生嚴重,病株間的花粉、種子、病健株之間的自然接觸都不傳病。
三、防治方法:徹底挖除病株和病根蘗,消除病源,隨時檢查,發現病株及時鏟除,一般年可基本消滅當地棗瘋病。
新發展棗園,一定要選抗病品種,要嚴格進行檢疫,繁殖根蘗時要選無病株,嫁接苗宜選抗病品種作砧木,接穗從無病株上采集。
加強棗園的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肥力,提高樹體的營養水平,這是防棗瘋病的關鍵措施。消除雜草及野生灌木,減少蟲媒滋生場所,搞好全年綜合病蟲防治,及時噴藥,消滅各種害蟲及傳播途徑。
適時選用合理的環狀剝皮,可以阻止類菌原體在植物體內的運行,有一定防治效果。
實行棗糧間作,避免病株根與健壯根的接觸機會,對阻止病害傳播有一定作用。
對發病癥狀不很明顯的棗樹,用四環素類藥物治療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根治,復發時須再次注射。
潛水攪拌機價格孕婦鈣片有哪些牌子中度冠心病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