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方送藥的一波三折
6月13日,快方送藥在北京舉行戰略發布會,會上宣布將免費分享自己的信息化成果,用“智能藥店”系統,
以5種系統、3重模式賦能傳統藥店,攜手50城500家藥店共同掘金萬億醫藥藍海市場。
快方送藥的“一波三折”
快方送藥成立于2014年5月,同年12月獲得九合創投數百萬美元投資。
2014年是送藥O2O上升的前夜,而加入這一浪潮的快方送藥此后的發展經歷了“一波三折”。
“一波”為轉型之波。
快方送藥成立初期,和藥給力一樣切入重模式送藥服務,統一培訓送藥人員,主打“一小時送藥”。用戶在平臺上發出送藥請求,平臺將自動匹配附近加盟藥店,藥店服務人員確認后,在一小時內送藥上門。
彼時,快方送藥平臺合作藥店均為入駐模式。
快方送藥創始人高越曾坦言,合作的線下藥店似乎跟他沒有任何“感情”,讓他吃了不少苦頭。2015年3月的數據顯示,快方送藥給藥店的平均單量達到每日200單。高越稱,這個銷售量沖擊了原有的體系,開始影響原本藥店的顧客接待,矛盾爆發:配送員被趕到店外,店員取藥不積極。
在念念不忘中
在高越看來,這種矛盾的根源是線上與線下兩種經營模式的沖突。快方送藥的系統沒有接入藥店的銷售系統,單純導入流量。藥店需要在每天打烊之后,把銷售藥品的電子表格,人工導入快方送藥的系統,用以數據更新。這是相當原始的做法。
半年之后,雙方不歡而散。“隨時隨地讓你不要做了,前期努力就白費了。”高越放棄原本的入駐模式,轉為自營,收購線下藥店。
2015年底,快方送藥轉向“全自營藥店”。轉型之波以后,截至2016年11月,通過收購和自建的方式,快方送藥在北京有18家門店,藥店商品SKU有3000個,配送員有近230名,日均達1萬訂單,每單均價在30元左右。
“三折”為“屯糧”之折。
2015年是醫藥O2O混戰的一年,根據《中國醫藥行業六大終端用藥市場分析藍皮書》顯示:預計2015年,藥品市場規模將達14273億。再往下細分,醫藥O2O能銷售的OTC的市場規模差不多3000億。
3000億元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不少從業者前赴后繼,叮當快藥、快方送藥、藥給力、醫統天下、阿里、京東、1號店等各種背景的企業從各種角度切入,2015年6月,快方送藥獲得了5000萬元的A輪融資。此為第一折,快方有了一戰之糧。
但是伴隨著轉型自營藥店,快方送藥的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當時在北京,購買一家藥店的成本在80萬-100萬元,買下藥店之后的升級改造同樣是一項昂貴的支出。
幸而三個月后,在2015年9月,快方送藥又獲得了天圖資本投資的2億元B輪融資。此為第二折,糧草豐盈之后,快方送藥在自營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2016年2月,快方送藥獲得了互聯藥品交易C證,也啟動了支付,按照正常劇本的發展,應該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伴隨著O2O熱潮的回落和資本寒冬的發酵,送藥這一非高頻的服務也被打下了低谷,2016年5月,藥給力暫停了其主打的“1小時送藥上門”服務,被外界解讀為送藥O2O或將死亡,當時快方送藥的情況并無公開展示,但是同年7月快方送藥暫停了廣州、上海、杭州三個城市的送藥業務,專注深圳及北京業務。
第三折時隔一年半,2017年4月,快方送藥獲得了上市公司步長制藥6000萬元的投資。
據步長制藥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快方送藥公司總資產6664.31萬元,凈資產5851.11“用心”萬元;2016年度營收4281.66萬元,凈利潤為-4706.64萬元。從公開的財務數據來看,步長制藥出資6000萬元,占快方送藥11.54%的股份,后者估值約為5.2億元。
以“智能藥店”系統賦能50城
2016年底,高越曾告訴億歐,快方送藥是“一家移動互聯時代的新型連鎖藥店”。截至2017年6月,快方送藥共計有31家自營藥店,其中北京18家、上海5家、廣州1家、深圳5家、杭州2家。
31家藥店、3年探索時間,快方送藥COO劉恒睿透露,在智能藥店系統的助力下,快方送藥的庫存準確率達99.5%;準時送達率達96.7%;用戶好評率達98.2%,他表示“是時候開放快方的系統,賦能更多的藥店”。
據了解,智能藥店系統包括5個部分,分別為:
訂單接受系統:可以承擔市場上主流的O2O訂單,并將其轉化為快方標準訂單;
訂單分揀系統:在對藥店進行初步改造的前提下,將藥品進行綁定分類并錄入系統,用系統完成藥品定位,實現每單分揀時間15秒,過去平均每單的分揀時間為3分鐘;
訂單復核系統:基于藥品的特殊性,訂單復核程序不可缺少,過去每單需要53秒時間復核,現在僅需3秒;
自動分單系統:此系統適用于配送員,過去配送員需要手動分揀出區域相鄰的訂單,現在系統將根據訂單的時效性、區域相關性等選定訂單,配送員掃描二維碼,可以實現1秒內拿到適合自己的訂單;
訂單跟蹤系統:調度員、用戶可以隨時了解訂單的實時信息,調度員可以掌握配送員位置,并且系統增加了超時預警功能,方便調度員協調。
據劉恒睿介紹,快方送藥此前做的調查顯示,2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約有40家線下藥店,其日均訂單量約為3000單——這也是智能藥店系統的日均配送能力。快方送藥也將以25平方公里區域為限,在每個區域內選擇唯一的一家藥店,免費合作,為其接入智能藥店系統。
他表示,快方送藥的“賦能”將甄選50座城市的500家藥店進行合作,具體的合作將分為3種模式:
其一是在5座一線城市采取“自營藥店+自建配送”的模式,主要瞄準的是北上廣深杭五座城市,也是快方送藥現在的主營業務;
其二是在10座二線城市采取“賦能藥店+賦能配送”的模式,藥店接入快方送藥的系統后,快方送藥將負責配送團隊的搭建,主要瞄準的是天津、南京、成都、重慶、武漢、長沙、西安、鄭州、青島、廈門等城市;
其三是在30座三線城市采取“賦能藥店+指導配送”的模式,藥店接入快方送藥的系統后,快方送藥將幫助藥店搭建自己的配送團隊,主要瞄準的是福州、濟南、煙臺、銀川、長春、沈陽、昆明、貴陽、太原、蘭州、三亞等城市。
劉恒睿表示,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快方送藥將根據具體情況改變與藥店的合作方式,且平臺也會為合作藥店進行導流。高越也表示,醫藥零售市場小散亂差的現狀依舊在持續,快方送藥31家線下門店的配送覆蓋范圍約等于全國排名前三的連鎖藥店的覆蓋范圍,且以快方送藥現在的能力來看,每天即可完成對一家藥店的賦能。
賦能背后,快方送藥要搭建S2b2c的醫藥生態鏈
高越認為,現在是醫藥O2O最好的時代,也是醫藥O2O最壞的時代。
今年4月-6月,快方送藥先后和百度外賣、達達、平安好醫生、美團外賣、58同城進行了接觸;加之互聯醫院風起、處方外流得以實現、北京醫藥分開政策的全面實行,萬億處方藥市場未來可期。
根據中康CMH的數據統計,2015年國內處方藥市場規模達到11758億元,同比增長6.9%。而從處方藥市場渠道分布來看,2015年城市等級醫院市場規模達7076億元,占比60.18%,縣域等級醫院市場規模2328億元,占比19.80%。零售藥店處方藥市場規模1069億元,僅占比9.10%。
作為承接方的零售藥店,尚不具備承接這個藍海的能力,模式傳統、覆蓋有限、參愛情的步履就會踏上快樂之旅差不齊、數據不通等禁錮阻礙著藥店的發展。
高越希望智能藥店系統能夠搭建一個新的生態鏈——S2b2c。
高越介紹,經過快方3年來的積淀,他們發現了:用戶分偏好;疾病有規律;購買可預知;供應可提前。
即,高越希望藥店能通過快方送藥的智能藥房系統,收集O2O平臺、遠程電子處方、醫院外流處方中呈現出的用戶需求,和藥廠進行合作,增強議價能力;同時通過一小時送藥上門服務直達用戶,完成S(藥廠)2b(藥店)2c(用戶)的生態鏈搭建。
然而,輸出系統的模式在移動互聯領域并不鮮見,尤其是醫藥市場,隨著巨頭的發展漸入瓶頸,從做平臺到做一個開放的平臺成了不少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身份轉換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參與者與第三方的身份,成了一個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
而具體到醫藥的線上銷售平臺,其競爭對手除同業企業之外,還有來自線下的連鎖藥店巨頭。
快方送藥賦能傳統藥店希望達到“戴維斯雙殺”的效果,在增強藥店自驅力的同時淘汰25平方公里之內的其他低產能藥店,其用戶畫像更青睞于小微藥店。
2017年是中國藥店連鎖化的第22個年頭。走過早期的“圈地式并購”,業內人士透露零售藥店的連鎖率已經超過50%。且按《“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和《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年)》要求,未來幾年內我國將致力于培育出規模超過5000億的大型企業以及數家超過1000以的全國性藥品流通企業以及銷售額超過100億的區域性流通企業。
正如高越所言,互聯領域是“寡頭壟斷贏者通吃”的現狀,在連鎖藥店面前,快方送藥又能夠給這些企業帶來怎樣的“賦能”?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青島發電機出租鼻塞頭痛怎么回事小兒高熱驚厥調理- 太陽大勝鵜鶘更以天王山!布里奇斯統治攻守,雙核太穩,CJ引發崩盤
- 澤璟精細化工:鹽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療重型新冠狀肺炎患者的臨床試驗獲得批準
- 核酸藥物行業發展不無關系,國內企業有望后來居上
- 搬家入宅不能馬虎,要忽略這幾件事!
- 孕晚期孕媽身體有這些感覺,胎寶可能較早于預產期發動,盡較早去醫院
- 發改委:嚴查近期區域、近期對象,確保今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 【走近老區看新貌】養山護山闖新路 碳中和理念蔚然成風
- 房山區揭曉風險點位,涉超市、核酸采樣點等!經開區緊急通知→
- 拿回扣當“敲門磚”被罰,招采信用評價“黑名單”組態顯現威力
- “紅臉性狀”竟會影響心血管
- 蚌埠黃莊橫街朝陽社區開展“十項暖民心”行動口腔健康講座活動
- 給老京巴狗吃阿司匹林會不會中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