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生存習慣決定你的壽命關于健康的辯證法
核桃產地沒出過什么天才,蟲草產地沒出過壽星。長壽沒有秘訣,喜歡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很短,何必委屈自己。
對健康,有這么一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即:大道無道,大養無養。自我理解,自我把控。取精華,去糟粕,莫放任”
關于健康,關于吃油吃肉問題,絕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是體力勞動者或活動很多,盡管吃肉多吃油炒菜就是了。如果你很少活動,又是腦力勞動者少吃點肥肉,少吃點油炒菜可能是對的,但還是要吃些肉,比如瘦肉,牛肉,兔肉,魚肉之類。
關于健康保健我形式邏輯地分析如下:
一定要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安排。
如老了,不一定要走路鍛煉,北大哲學系有一篇文章,那些哲學系教授們都不大愛運動,有些一坐幾十年,除上班下班從家里到辦公室外(家也在校園里)幾乎沒有其它活動,更不要說運動了,但多數活到90歲以上。
關于情緒,廣西玉林晚報搞過一個活動(訪問調查100個100歲以上者即10000歲)后來國家級一些生物學家,營養學家,醫學家也參加了調查,半年之久,想調查長壽規律,結果沒有結論。因為被調查者有愛動的有不愛動的,有一輩子不干活的,有一輩子干重體力勞動的,有愛喝酒抽煙的,有從來不喝酒抽煙的,有愛吃肉的有一輩子吃素的,有一輩子愛罵人脾氣很壞的,有一輩子不愛吭聲的,有家里災難不斷的,有家庭一輩子和諧的,有一輩子沒結婚的也有結三四次婚的,有一輩子沒生育的,也有生過7,8個孩子的,各種情況都有。但沒有什么共性的長壽規律。只是平均女性比男性活得長一些(女性100歲以上多一些)
最后結論,大道無道,順其自然我現在就用這個當座右銘。
吃葷吃素問題,你適應哪種就哪種,不要刻意安排多吃少吃。海登法師一輩子吃素(最好的菜是燴豆腐)愛吃紅燒肉,都活83歲。我在內蒙當兵10年,多數在牧區,牧區老百姓每人每年600斤肉不夠吃(他們基本不吃一粒糧食)漢人一年連10斤肉都不到,活的歲數差別不大(不過牧民身體確實棒,力氣夠大)
吃補品問題。應該說沒有什么食物有特補效果,比如現在宣傳的枸杞子,過去我在寧夏打過馬草,看到那里的小孩秋天成口袋地把枸杞子當零食吃,也就是說那里的孩子和大人吃枸杞子比現在那些希望大補的人吃得多得多,也不見得寧夏人多活多少年,健康好多少。
又如,現在說吃核桃益腦,聰明。北方河北河南山西,南方貴州,那核桃多了。我們在山西十幾年,每年也沒少吃核桃。記得70年代在山西核桃一分錢一個,我們一買就是一面口袋,一冬凈敲核桃吃了。這些地方人比其它地方人聰明一些嗎?
又比如蟲草,我90年代末到貴州黔西南工作到退休共8年,剛去時,那里的蟲草幾十元一斤,街上好多蟲草燜。我們領導來往往點蟲草雞吃(最初10根蟲草一只雞燉好才20元)我在辦公室也經常買單坐陪。聽那些賣蟲草的說,他們到處收購,云南,青海都去過,也自己采一些。有些蟲草斷了碎了賣不出去,他們也經常燉雞燉肉吃,沒見賣蟲草的哪個身體好一些,命長一些。
吃綠豆的并不比不吃綠豆的身體好,病少命長。
吃素并不比吃肉的健康命長。
吃核桃并不比不吃的聰明多少。
吃枸杞的并不比不吃的健康一點。
鍛煉的并不比懶的不愛動的人多活幾天。
愛生氣的不比心靜的活得短。
吃含礬油條的比不吃油條的不見得命短,不見得愛得癌癥。
吃含礬的皮蛋不見得比不吃的活得短。
吃腌菜酸菜的不見得易的癌癥,不見得命短。
一句話,你適應哪種生活,哪種習慣,哪種嗜好而且沒覺得有什么不適,那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因為人是適者生存,有個環境適應癥問題。覺得此文符合常理:人的生存習慣決定壽命。給大家看看。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蟲草
蟲草是蝙蝠蛾的幼蟲被蟲草菌感染后形成的結合體?!跋x”即指蝙蝠蛾幼蟲,“草”則是大量蟲草孢子生長形成的子座,后者是冬蟲夏草核心的藥用價值部分,含有豐富的腺苷、SOD、粗多糖、蟲草酸以及多種氨基酸等。蟲草就是蟲子上寄生了一種真菌,古人不懂,以為它冬天是蟲夏天是草,神奇得很,所以就以為是靈丹妙藥。其實冬蟲夏草的成分和別的蟲子、真菌沒有什么區別,主要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特殊的成分蟲草酸只占7%,蟲草酸有特殊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