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引發關注試點或將年內開展嗎
(一)重視對船舶進出口貿易領域國際發展形勢的關注和研究。如船舶產品出口價值鏈的研究 近日,在眾多提案中,“慈善”的出現引人關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盡快“開展慈善信托試點”。業內專家表示,慈善信托將現代金融方式融入社會制度創新,可廣泛吸納、運作社會捐贈的巨額財富,并按委托人意愿將投資收益用于公益事業,為大額慈善捐贈、股權捐贈、不動產捐贈難以落地等問題提供了較好的解決路徑。
慈善信托牽手普惠金融
最近幾年,慈善信托的成立數量明顯上升。近期,長安信托“大愛長安·陜西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托”成立。
據悉,該慈善信托由陜西省銀行業協會牽頭發起,共有30余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簽署了捐贈協議或明確了捐贈意向,捐贈金額預計將達500萬元,其中長安信托亦積極響應號召,捐贈20萬元。為更高效使用善款,各捐贈人將資金捐贈給陜西省慈善協會設立專項基金,由慈善協會將全部善款委托長安信托設立“大愛長安·陜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托”,該慈善信托已向陜西銀監局履行了事前報告程序,并取得了陜西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批復。
根據信托設計,該慈善信托資金首期以農戶小額貸款風險損失補償金的形式與陜西省延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志丹民生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由合作機構適當降低對農戶的貸款發放條件,使金融服務更廣泛地惠及陜西相對落后地區的農戶。慈善信托對合作機構發放該類貸款的損失進行補償,提高合作機構對農戶發放貸款的積極性,使更多農戶得到生產經營的資金,促進三農發展。據介紹,這一慈善信托通過創新體現了金融扶貧的新模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創新性地將各機構捐款集中起來成立專項基金,再由基金發起設立扶貧慈善信托,通過與縣域金融機構合作,對小額農戶貸款進行風險補償,降低授信門檻,擴大授信客戶范圍,使得以前不符合信貸條件的農戶獲得貸款,為特定貧困人口提供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實現定向扶貧,踐行了普惠金融的理念。第二,相關業務開展后,可對貧困人口這一特定人群貸款的違約率、損失率等進行跟蹤評估,適當予以風險補償,探索建立“政府+社團法人+基金+銀行貸款”、“擔保人擔保”等小額信貸模式,切實發揮小額信貸在支持貧困農戶方面的優勢,助力“十三五”期間老區貧困人口脫貧目標實現。
慈善信托試點或將年內開展
近些年來,慈善信托越來越為市場所關注。去年,在第四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上,鄭衛寧慈善基金會推出了國內首個慈善信托基金——蓮花金融慈善基金(簡稱蓮花基金)。
據了解,蓮花基金是國內首個以企業捐贈為主的慈善信托類基金,并參照國外慈善信托管理及運營模式,結合中國實際,謀求社會企業和社會慈善共同發展的創新型公益基金。
此前,紫金信托有限公司在南京啟動“紫金·厚德4
號”慈善信托計劃,承諾信托資金將用于捐助、救助困難家庭中罹患大病的兒童,這是從2011
年起紫金信托與南京市慈善總會為解決兒童重疾救助問題而專門設立的信托項目。
據介紹,該信托為開放式信托,沒有最低認購金額限制,在信托存續期內可以隨時認購,這就意味著社會公眾都可參與其中,認購之后即可成為該信托的委托人,作為受托人的紫金信托將依照信托目的對資金進行管理使用。
業內專家表示,現代慈善事業的參與方式豐富多樣,但慈善信托與傳統慈善捐贈、成立慈善組織或者參與志愿服務等形式相比,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慈善組織將捐贈者的捐款用于受助人,但很多情況下捐贈者并不知道善款的實際使用情況,捐贈者和受助人的權益經常被損害。而慈善信托有助于解決慈善行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問題。
近期,民政部部長在慈善年會致辭中表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希望社會各界慈善力量更加積極地投身慈善事業,創造中國慈善新成就。政府將進一步推進慈善法規的出臺和落地,推廣新型捐贈方式,開展慈善信托試點,加快慈善標準制定,規范各類慈善行為,營造健康的慈善環境。
護眼緩解疲勞海露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