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走了不知這位游子是否回到了他魂牽夢縈
余老先生己辭世。
然,他的思想、品格、行為永遠是吾輩的榜樣。
今教孫女背誦余光中先生《鄉愁》就七八遍,孫女己能背誦,我也受教頗深。
鄉愁,不僅僅是一張郵票,一枚船票,一方墳墓,一灣海峽,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寄托。
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此刻都在同詠鄉愁表達對余先生深深的懷念中!
余光中先生,一路走好!
※※※※※※※※※※
我曾在先生的《鄉愁》里
丈量過兩岸的距離
它很近
因為先生的詩
把我們
把全世界華人
拉在了一起
它又很遙遠
因為你己離去
但你的詩
你的散文
永存
余先生生于南京,仍就讀于南京五中、南京大學。
現在南京五中校長是我們同學陳唯華的弟弟陳亭華。
為唯華同學而驕傲!
為唯亭學子而驕傲!
很喜歡余光中先生的詩,那篇《聽聽那冷雨》也許文字不盡全然記得,然而余先生寫雨給人的感覺卻猶在耳目。
尋李白中一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當初相遇著實震撼,如今已成絕句。
余先生我們懷念您!
當我死時
葬我
于長江和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
白發蓋著黑土
在中國
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余光中
?※※※※※※※※※※※
余老走了
不知這位游子
是否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故鄉?
※※※※※※※※※※※
但愿人長久
十三億人共嬋娟
余光中
? END ?
王 · 徵 · 海 ·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游子
游子,漢語詞匯,yóuzǐ,通常指出門在外或者指的是離開家鄉在他鄉生活的人。出自《漢書·高帝記下》:“游子悲故鄉。”杜甫《夢李白》詩之二:“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先生
先生是稱呼,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為對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可以稱為先生。古漢語“先生”一詞是對有學問者的尊稱,并非所有人都可稱為先生,現時日語、韓語和越南語仍然保留這種用法。“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注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