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足鼎立”到“四國爭霸”
盤點今年上半年車市,依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三強,依舊占據著銷量排行榜的前三位。不過,“三強”后面的追趕者也表現出了強烈的發展態勢,特別是排名第四的日系車領軍企業東風日產,已經露出了破局車市“三足鼎立”局面的崢嶸。
對抗升級全車系展開激烈競爭
數據顯示,1-6月,銷量排名前四的車企分別為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東風日產。在德美系產品把控的中國汽車市場,日系車企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實力。1-6月,東風日產累計銷量突破33萬臺,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的55%,成為目標達成率最高的三家企業之一。
深入銷量數據的背后,是德美日三股勢力的激烈較量。在B級車市場,天籟上半年銷售73279臺,力壓上海大眾帕薩特領馭,僅次于雅閣凱美瑞。再看A級車領域,上海大眾朗逸(115980臺)、一汽大眾寶來(76891臺)、上海通用科魯茲(87905臺)、東風日產軒逸(73383臺),激烈搏殺程度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天籟、軒逸、騏達、頤達、SUV,都創造了月銷超過萬臺的市場表現。
點評:較之傳統三強分別只有2-3款“拳頭產品”,東風日產成為中國乘用車行業唯一同時擁有五款月銷超過萬輛車型的廠家,產品布局上的優勢使東風日產具備了沖擊現有市場競爭格局的能力。
渠道下沉爭搶二三線市場
除了產品上的全面對抗,四大廠家也在網絡布局上展開激烈拼搶。隨著一線城市市場的銷售增速逐步放緩,二三線城市市場巨大的潛力正得到汽車企業的加倍重視。2009年的銷售數據顯示,二三級市場對東風日產整體的貢獻已經超過了50%。而大眾系和通用系廠家,早在幾年前就展開了渠道下沉的網絡布局。目前,上海大眾VW品牌及斯柯達品牌,已經擁有超過700家的“四位一體”特許經銷商和特約維修站。上海通用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三個品牌全國經銷店也早已突破700家大關。
正是著眼于全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大眾提出了激進的“南方戰略”,攻擊由日系固守的南方市場。以東風日產為代表的日系車企,正在積極開展“西南戰略”、“華東崛起戰略”,繼續進行渠道挖掘和延伸。
點評:雖然與上海大眾超過700家店的規模相比,仍有差距,但日系車企的網絡,已經與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的全國地級市覆蓋率“齊頭并肩”,只要產能及時跟上,銷售數據能實現質的飛躍。
長袖善舞市場營銷各有高招
在營銷領域,“傳統三強”與東風日產表現出行業第一集團的實力。上海大眾旗下斯柯達“Fabia晶銳-光明尋牛記”、一汽大眾速騰“咖啡+牛奶”的反轉劇視頻營銷、上海通用簽約米勒拍攝《越獄》風格的雪佛蘭科魯茲廣告片,均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東風日
產同樣體現出了品質和營銷并重的思路,善于利用社會熱點、勇于嘗試多種新營銷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例如在世界杯期間,東風日產“超級球迷”活動不但集聚了人氣,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直接作用到了銷售端,2010年6月東風日產奇駿和逍客的銷量首次突破萬輛,其中便有“超級球迷”的一份功勞。
點評:傳統三強營銷自有高招,尤其以上海通用最為見長。近年來,東風日產著力打造體系化競爭力,市場營銷是其重中之重。在德美系產品占優的客觀條件下,日系廠家正試圖用更加貼合東方傳統文化、更為討巧的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記者觀察|
東風日產志在破局
目前,中國已經是日產在全球的最大市場,而東風日產也已經成為了中國第四大乘用車企業,傳統“三強”正在直面來自東風日產的挑戰。
客觀而言,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在市場運營、品牌建設和用戶口碑方面,仍代表著行業的最高水平,在現階段仍保持著整體領先優勢,但不可忽視的是,一直以來保持著銷量高速
增長的東風日產,已經具備了更加合理的產品布局,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也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
作為具破局實力的車企,在繼續擴充產能、完善渠道布局和加大營銷力度,不斷提升整體體系競爭力的基礎上,東風日產拉近和“三強”的距離,乃至超越“三強”,已并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