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通過首次削減13項死刑罪名
刑法修正案通過 首次削減13項死刑罪名
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在完成各項議程后,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次會議以139票贊同、7票反對、11票棄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這意味著用時兩年左右的刑法第八次“大修”,終究塵埃落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于1997年全面修訂后,前后通過了一個決定和七個刑法修正案。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第八次“大修”正是針對這些新變化而制定。總的來說,這次的條文修改有兩大特點:1是“寬嚴相濟”的原則更加鮮明;2是對危害民生的犯法明顯加大了刑罰力度。
綜合新華社電
第1大特點:寬嚴相濟更鮮明
大幅削減死刑罪名,嚴格限制緩刑,延長有期徒刑數罪并罰最高刑期,改變“死刑偏重、生刑偏輕”的現象。
焦點1:削減13個死刑罪名,新中國首次
本次大修之前,我國的刑法有68種死刑罪名,是世界上死刑罪名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罪名從未被適用過死刑,這次備受關注的削減死刑罪名問題終究“塵埃落定”,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法死刑罪名正式被取消,我國的死刑罪名將減至55個,削減幅度近1/5,力度非常大。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明祥泄漏,修改法律明確減少死刑罪名,這是1979年新中國刑法頒布以來的第一次,凸顯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權的保障。
劉明祥指出,這次取消的死刑罪名,都是近年來較少適用或基本未適用過的,是經過慎重選擇的,比如傳授犯法方法罪就是一個在司法實踐中沒有適用過的例子。還有如捏造、出售捏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盜竊罪等死刑罪名的取消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像捏造、出售捏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當年定死罪是為了嚴打經濟犯罪,現在已不存在實踐背景。
比較征集到的意見,發現,拐賣婦女兒童犯法等的死刑罪名沒有取消,這也體現了對危害民生犯法決不縱容的立法態度。
這13個死刑罪名被取消
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欺騙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捏造、出售捏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盜竊罪,傳授犯法方法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死刑終究會被完全廢除嗎?
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也認為,減少死刑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也符合國際上廢除或減少死刑的趨勢,但完全廢除死刑還不現實。牟新生委員說,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正處于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犯罪活動還比較多,因此還不能廢除死刑。
劉明祥說:“取消部分經濟性非暴力犯法的死刑,不會影響社會治安大局。但減少死刑罪名,絕不意味著對犯法的縱容。”
據介紹,現在世界上完全廢除死刑的國家有90多個。從目前來看,國外廢除死刑的國家并沒有因此而致使犯罪率上升。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忠林強調,“通過嚴格限制死刑的適用范圍到終究完全停止死刑的實際適用,這是終究希望到達的目的。”
焦點2:75歲以上不再“無條件免死”
最終敲定的刑法修正案比較前幾次審議,一個重大變化就是,“滿75周歲不適用死刑”終究增加了一個限制條件:“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同時規定,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法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法的,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一個開門立法的亮點
這個修改采取了民意見
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在去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草案的初次審議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75歲免死”的條款,可能會對人們起到負面的導向作用,為今后的司法實踐留下后患,因此建議立法必須推敲實際情況。
而有些民提出,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們的壽命也逐步提高,已滿75周歲的人,完全有能力實行特別拙劣的犯法,如果一概規定從輕,可能導致這部分人群故意犯法增多。終究的修正案吸納了這些意見。
其他 有期徒刑最高25年 “坦白從寬”有了法律依據
此前的刑法規定,判決宣布之前1人犯數罪的,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十年。刑法修正案則將這一規定修改為: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2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2十五年。
刑法修正案則增加規定: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自首情節,但是照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產生的,可以減輕處罰。有關專家指出,刑法中增加這樣的規定,有利于真正落實坦白從寬的政策。
第2大特點:“民生犯法”刑罰加重
這次刑法修正案中,對一些社會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響強烈,原來由行政管理手段或民事手段調解的違法行為,明確規定為犯法。
焦點1:首次規定醉駕飆車無后果也入罪
近年來,飆車、醉駕引發的重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醉酒駕車已成為一種嚴重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的新形式。
現行的刑法規定了重大交通事故、交通肇事后逃逸等行動的量刑標準。刑法修正案則增加了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低劣的,或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刑法修正案同時規定,有飆車、醉駕行動,同時構成其他犯法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專家指出,我國刑法中規定的交通肇事罪,必須是行為人產生嚴重過失才給予刑事處罰。這次刑法修改增加的規定,只要有醉酒駕車、飆車的危險駕駛行動,即便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也將用刑法進行處罰。這是立法保護民生的體現。
焦點2:食品安全犯法最高可判死刑
現行的刑法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從幾年前的蘇丹紅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到最近發生的皮革奶事件,食品安全始終震動著老百姓的神經,加大對食品安全犯法的刑罰力度已燃眉之急。
【最低刑提高,罰金無上限】刑法修正案刪除了“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中的“拘役”,對罰金,也沒有規定數額上限。
【最高可判死刑】刑法修正案還規定,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產銷假藥無后果也判刑】現行的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將被處以刑罰。刑法修正案則規定,只要有生產、銷售假藥的行動,就將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
焦點三:“欠薪”入罪 強迫勞動罪加刑
干活拿錢,天經地義。但現實生活中,一些職工尤其是農民工以下跪、爬塔吊、跳樓等極端方式討薪的消息不時出現報端。
針對“惡意欠薪”行動,刑法修正案作出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回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修正案將強迫勞動罪的法定最高刑由3年提到10年。修正案規定:以暴力、威脅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什么食物可以給小孩健脾小孩脾胃虛弱用什么藥好
男科醫院
感冒
醫藥資訊
- 求人辦事的時候,用好這三招,就算很難好處,同事也幫助你!
- 四川教師公招:甘孜招914人,醫學系崗位占比99%
- 蒸紅薯,不要直接上鍋!教你“少1步多1步”,軟綿香甜,不了水汽味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煉油廠發生氯氣泄漏事件
- 韓國演員李準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新劇《終于我的人生》停拍
- 華碩重炮手主板陪你暢玩國產魂系電腦游戲《臨淵覺醒》
- 8歲女童吃這種水果急性中毒!夏天千萬不想這樣吃→
- 直擊股東大會丨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污水回收掙不到很多錢,但能“持續穩定增長“
- 蹭“元宇宙”熱點概念?吉宏股份收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注函
- 《設計》專訪|吳歡龍:格力,“轉回不限,設計無限”
- 持股至少一年,拉卡拉股東嚴琳違反承諾減持500萬股公司股份,套現超9000萬元
- 臺灣女首富,只倚重國外人“瞧不起”大陸人,如今市值縮水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