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拉德賽伊德綠洲
水是沙漠的命脈,在撒哈拉沙漠里,數百個綠洲星羅棋布,猶如茫茫大海中肥沃的群島。沙漠綠洲經常令人有如此聯想:清澈的水池邊,搖曳的棕櫚樹下,游牧者在出發前裝滿水袋。其實不然,有一些綠洲如阿爾及利亞的奧拉德賽伊德綠洲,己有穩定的農業社會。 叢叢棕櫚,畦畦菜圃,令奧拉德賽伊德別具吸引力;婦女長袍為街道鱗次櫛比的紅泥屋更添色彩。此情此景與四周的西部大沙漠形成鮮明對照。該沙漠的碩大沙丘群像沙海巨浪,夏天烈日把溫度提升到攝氏四十九度或以上。被困沙漠的旅客如找不到樹蔭或水源,便會在四十八小時內死于中暑和脫水。 奧拉德賽伊德居民多為菜農,種植各類蔬菜、葡萄、無花果、桃和橙,以及沙漠中最珍貴的作物:棗椰樹。棕櫚樹叢中仍可見古時販賣奴隸的市場遺跡,那些“不幸商品”一度從事苦役工作,開拓了地灌渠,帶來今日的繁榮富庶。灌渠內的水來自地下,那里有厚達一千八百公尺的巨大砂質“海綿狀含水層”。據說棗椰樹喜歡頭頂烈日,腳沾涼水;像駱駝一樣,對在沙漠的人來說是不可或缺,所以被尊之敬之,幾乎視若親人,更是各種神話的主角。 傳說真神阿拉創造了亞當后,用剩下的泥土造了棗椰樹。另有一說,亞當被逐出天堂之后,神命令他剪下自己的頭發和指甲,埋于地下,就在埋藏處長出一棵棗椰樹,樹上結了多汁的水果。 據說棗椰樹彼此關系密切,若死去一棵,身旁的[朋友]會因憂傷而不再結果;一棵雌性棗椰樹會因其[情人]被砍掉而枯死。棗椰樹果實是當地人的主要食品,可現吃或弄干磨成粉。樹的每一部分都充分利用,樹干用作木材和燃料,樹皮纖維用來編織繩子,葉梗可做籬笆和屋頂,樹葉可以編成籃子、掃帚、袋及涼鞋;某些品種的棗椰樹,汁液可制成糖漿;而小棗椰樹的汁液則可發酵釀成一種香濃宜人但非常烈性的酒,棗椰核可焙干磨成棗椰“咖啡”,讓人在沙漠寒夜里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