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或工業災害惡化空氣污染的五種方式
作者:夏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空氣污染導致疾病過早死亡。平均每小時800人,或每分鐘13人因為呼吸的臟空氣而導致死亡。這些死亡中大約有400萬發生在亞太地區。聯合國環境署2019災害全球評估報告,本月初由聯合國辦公室減少災害風險公布,進一步揭示空氣污染,疾病,地震,干旱和氣候變化是如何結合起來威脅空氣質量,為對方會加劇其影響關于人類健康和環境。
“世界各地的人們和資產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危險和風險,在某些地方以及之前未被記錄的地方。伴隨著干旱條件的熱浪可以引發強烈的野火,導致高水平的空氣污染……不同的自然和人為事件和過程的復雜相互聯系造成了完美的風暴,”報告說。
“作為氣候變化后最重要的環境危害之一,空氣污染通過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及其前體,顆粒物質,重金屬,臭氧和相關熱波等造成全球疾病負擔”,報告補充道。
以下是自然災害或工業災害可能導致或加劇空氣污染的五種方式:
城市地區的自然災害引發技術事故
工業和儲存場所可能會看到管道,儲罐和加工設備的損壞,從而導致有害物質的釋放。近期歷史上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災難,一場15米的海嘯使三座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供電和制冷停工。
災害有助于釋放有害物質
2018年7月24日,在希臘雅典附近的Mati村,一個當地的人在野火上行走。照片來自REUTERS / Alkis Konstantinidis
當儲存在家庭中的油漆,溶劑和其他化學品,或儲存在工業儲罐中的燃料著火時,它們會影響大面積和大量人群。2015年,主要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上進行的刀耕火種活動引發了森林大火,然后在旱季迅速蔓延。有毒煙霧在該地區蔓延,引發了一些東南亞國家長期存在的空氣污染危機。
累積污染物釋放量增加
2018年1月13日,位于菲律賓的馬蒙山(Mt Mayon)噴發出一股約2500米高的灰色蒸汽和灰燼。照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污染物通常通過在空氣,土地和水之間流動的循環釋放到環境中,直到它們被埋在湖泊或深海沉積物中。然而,野火,洪水火山爆發,海嘯或地震可以突然大量釋放這些元素。例如,地熱活動會導致甲基汞(一種在水生環境中發現的高毒性汞)釋放到空氣中。吸入時,汞蒸氣會影響神經,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肺部和腎臟,并可能致命。
空氣微生物和霉菌的滋生地
洪水仍然充斥著微生物。當被風吹走時,這些細菌可以進入人體的氣道并導致肺部疾病。洪水后留下的污染物和微生物也會帶來健康風險。塵螨,微生物,霉菌和蟑螂在潮濕的建筑物和家具中茁壯成長,加重哮喘,過敏,喘息,咳嗽和過敏性肺炎。
干旱加劇促進了沙塵暴
撒哈拉沙漠是沙塵暴的主要來源,沙塵暴的粒子經常被排放到地中海大氣層,有時會被風吹到北歐,中歐和英國。
干旱和塵埃云每年影響數百萬人。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平原南部的強烈干旱導致了臭名昭著的沙塵暴,使“塵土”地區成為其名稱。這些沙塵暴給農業帶來的破壞被認為有助于延長大蕭條。在蘇丹,2018年3月,一場厚厚的沙塵暴席卷了喀土穆,迫使當局取消航班,關閉了該市及附近其他城鎮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