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12米高空摔下僅致骨折 幸運生還
這個元旦,對于50歲的楊小華來說,可謂死里逃生。他在12米的高空作業時不幸摔下,但除了右下半身多處骨折外,其他未見任何異常。而且,更讓大家感嘆的是,他摔下時,離旁邊一排高約30厘米的垂直向上的鋼筋僅幾厘米遠。
他幫忙拆卸鋼模螺桿
昨天下午3點左右,重醫附二院骨科44床,楊小華雙目緊閉,眉頭緊鎖,即使打了止痛針,嘴里還是一直念叨著痛。右腳上打著牽引,吊著5公斤重的秤砣,照顧他的同事小吳說,這是為了接下來的手術做準備。楊小華修橋已經12年,最近,他加入到了修建千廝門大橋的隊伍中。1月2日,楊小華在橋墩上作業。
當天下午1點左右,楊小華順著安全梯爬上了千廝門大橋一號橋墩,橋墩只修好一半,他和另一同事開始搭建剩下的橋墩鋼筋。忙完已經快3點半了。除了搭建鋼筋外,他們還要負責拆卸已經完工橋墩的八塊鋼模的螺絲和螺桿,為第二日塔吊成功吊走鋼模做好準備。楊小華說,拆螺絲的時候有個注意事項,就是每塊鋼模上,左右兩端都要各留兩顆螺絲做臨時固定。
“本來那塊鋼模的螺桿該他(指同事)拆的,”但因為同事說太累,想休息下,于是楊小華就先代替同事干。
鋼筋離他只有四五厘米
楊小華拆卸的是13米高的一塊鋼模的螺桿,他沿著安全梯下到了13米高的踏板上。手里拿著電焊夾,嫻熟地拆卸螺桿。1根、兩根、三根……眼看著還有最后兩根螺桿,楊小華突然感覺失去重心,整個人快速往下墜落。
因為太害怕,楊小華閉上了眼睛,腦袋里一片空白,當感覺到右側下半身有疼痛感時,他才鼓起勇氣張開雙眼,“我居然還活起的,而且就躺在一排鋼筋的邊邊,離我最多四五厘米。”
螺眼太松導致鋼模脫落
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在洪崖洞負一樓的停車場室外空壩看到,橋墩上未見到作業的工人。離這個橋墩只有三米遠的鐵欄桿的一截,被一個變形的鐵安全梯壓彎,鐵欄桿已被“連根拔起”,嚴重變形。
12米高的橋墩上,靠停車場一面已沒有了鋼模的保護,只留下了很多黑色的螺絲眼,正下方掉落了一塊鋼模和一塊踏板。一旁的幾個清潔員說,當時,這塊踏板就壓在楊小華身上。
面積為6平方米左右的鋼模在墜落過程中,由于重力太大,不僅把安全梯帶落,而且也把楊小華站立的踏板壓脫落了。那為什么好好的鋼模會掉落呢?
事后,小吳和幾個同事分析,很可能是由于固定鋼模的四顆螺絲的螺眼太松,導致螺絲無法固定鋼模,才釀成事故。昨天,楊小華回憶,由于混凝土把螺絲眼遮住了一些,導致他沒有發現螺絲眼松動的跡象。
出事半小時后,楊小華被同事送到了重醫附二院。在骨科經過X光片及頭部CT平掃等檢查后發現,除了有股骨上段骨折、右髖臼及恥骨上、下支多發骨折、右髕骨骨折外,全身上下未見其他異常。
他擔心一家大小沒人養
楊小華是貴州遵義人,由于大雪封路,妻子簡臘容又暈車,所以只有同鄉小吳來照顧。雖然大難不死,但楊小華慶幸之余,還是有擔憂。“我怕自己成殘廢,一家大小哪個養?”
楊小華有3個兒女,妻子沒文化也沒技術,只有在家種地兼照顧雙方長輩。最小的兒子才14歲,讀初中正是花錢的時候。修橋雖然累,但工資還算高,一個月有四五千元。
眼看著自己右下半身多處骨折,楊小華擔心自己即使逃過一死,但也有可能造成日后行動不便,修橋的工作可能再也不適合自己。問到楊小華新年愿望是什么,“我只想能恢復好,不要留下后遺癥。”
昨天,記者聯系上一劉姓領班,對方表示楊小華“只是在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傷,只是小事情”,對于日后的醫藥費和賠償費,對方也沒有給出明確答復。針對此事,將繼續關注。 以上就是關于“建筑工人12米高空摔下僅致骨折 幸運生還”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建筑工人12米高空摔下僅致骨折 幸運生還”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