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已成為企業國家最重要的競爭力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綱領性指導文件。
《指導意見》提出今后供應鏈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中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中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為此,中國經濟時報就文件出臺的相關內容和中國供應鏈未來發展的特點和戰略趨勢專訪了知名物流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際剛。
供應鏈已成為企業、國家最重要的競爭力
中國經濟時報:國務院此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您認為此政策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
魏際剛:供應鏈把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緊密聯結在一起,并對其進行協調、優化和管理,使企業間形成良好的關系,使產品、信息的流通渠道最優,從而使消費者需求信息迅速得以反饋。而且,生產廠商也可以據此對產品的增加、減少、改進、質量提高、原料的選擇等作出合理判斷,保證供需平衡。
近年來,由于買方市場的形成、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等因素的變化,供應鏈呈現越來越重要的趨勢。可以說,21世紀企業間、產業間、國家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供應鏈的競爭。
從國際上看,歐美日等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的發展,將供應鏈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世界五百強企業都把供應鏈戰略作為重要戰略,而且這些國際知名企業在供應鏈實踐的豐碩成果表明,供應鏈可有效實現供應與需求的良好結合,刺激消費需求,提高服務質量。
國務院辦公廳此次出臺《指導意見》,意義十分重大。這是國務院層面第一次對供應鏈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它向全社會發出一個明確而強烈的信息,中國產業發展將進入到“供應鏈+”的新階段。“供應鏈+制造”將促使制造業利用供應鏈管理方法推動行業創新和發展,提升制造業競爭力;“供應鏈+服務”將使服務業在供應鏈模式下得到更加細分和融合,實現服務業升級;“供應鏈+物流”將激勵一批供應鏈管理型物流服務企業的服務創新與變革;“供應鏈+金融”將實現物流金融與互聯金融齊頭并進,共謀發展;“供應鏈+技術”將促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推動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全面轉型。中國各產業要全面迎接“供應鏈+”時代的到來。
中國經濟時報:發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將對中國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魏際剛:加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對中國的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
一是供應鏈將降低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成本,減少重復生產和浪費;
二是供應鏈使得核心企業能夠將一些非核心業務剝離,由第三方管理,既強化了企業核心優勢,也使整個行業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三是供應鏈將企業內部價值鏈與外部價值鏈連接起來,最大限度地分享外部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使整個供應鏈系統的總成本最低,使客戶滿意度最大化;
四是供應鏈整合相關方的核心優勢,能夠使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勢達到最大化,從而使產業競爭優勢最大化;
五是通過供應鏈的電子絡及時與國際供應商和客戶產生聯系,從全球生產絡中獲取技術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并緊跟全球產品市場的需求步伐;
六是供應鏈絡條件下的業務流程再造,具有生產經營的靈活性,
分享供應鏈中其他技術節點的業務流程再造的正外部性。
加快構建和優化供應鏈是當前最重要的戰略任務
中國經濟時報:英國市場調查機構馬基特公司在今年年初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已經“一躍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中心”。您認為中國目前供應鏈的發展現狀如何?距《指導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差距如何?
魏際剛: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貿易大國、第二創新大國,但遠不是強國。中國企業的傳統管理與運作模式大多是自成一體、較為封閉,不太注重開放式的供應鏈管理,制造商、供應商和經銷商缺乏長期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和共同獲利的價值鏈,難以有效滿足顧客在成本、質量、交貨時間、體驗等方面的要求,也難以形成靈敏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集聚和互動格局。
這種狀況極不適應中國當前正在發生的結構深刻調整、發展方式深刻轉變和國際化加快推進的內在要求,與《指導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差距很大。
面向未來,中國將會成為全球重要的供應鏈服務、管理與創新中心,加快構建和優化中國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供應鏈,是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要加快推進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現與上下游企業、最終消費者共贏為目標,有效集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業務流,實現企業間的無縫對接,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反應能力,形成整個供應鏈物流的最優化。重視通過大數據和云服務促進供應鏈持續變革。
這些對于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擴大內需和市場繁榮,保障民生等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數據化是未來供應鏈金融的重要發展特征
中國經濟時報:《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近常常聽人自悲自嘆年來已經成為銀行重要的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增長點,同時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也是解決其融資難的一劑良方。您對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有何看法?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有什么特點?
魏際剛:供應鏈金融能夠實現企業、金融機構以及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多方共贏,是未來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的重要戰略選擇。在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國內銀行業息差收窄的形勢下,實體企業以及金融機構須借助供應鏈金融創造新的利潤點,推動金融業保持長期穩定增長,實現金融與實體企業合作共贏。供應鏈金融作為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最佳結合點之一,能夠有效地破除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金融業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中國未來供應鏈金融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供應鏈金融電子化、數據化、多元化和生態化發展特征日益明顯。在大數據、移動技術以及電子商務深入應用和發展的形勢下,在服務領域、技術手段和目標市場等方面,物流或清淡與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會呈現出以下一些發展趨勢:一是供應鏈金融和互聯金融的興起實現了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全覆蓋;二是移動和大數據技術成為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重要手段;三是跨境電商成為供應鏈金融未來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化與生態化已成為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多元化趨勢下互聯金融的興起帶動了供應鏈金融目標市場的轉變,目前供應鏈金融與互聯金融均呈現出生產領域與消費領域的相互滲透,二者逐漸成為供應鏈金融在目標市場方面發展的典型代表。
此外,數據化是未來供應鏈金融的重要發展特征,而移動金融與大數據金融則代表了供應鏈金融數據化的主要方向,二者是信息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結合的最佳實踐。多元化與生態化的深化促進供應鏈金融在服務領域的拓展,供應鏈金融從國內市場逐漸向跨境貿易轉移,跨境電商成為供應鏈金融服務跨境貿易的最佳切入點。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中國供應鏈中長期發展戰略思路是什么?
魏際剛:中國供應鏈中長期發展戰略思路應該是:圍繞經濟高效增長、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競爭力提升、生產流通消費現代化、國家經濟安全、人民福祉和可持續發展等核心任務,全面推動行業、區域、企業以供應鏈理念為引領,以需求和市場為導向,以現代信息絡技術和管理為支撐,以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和組織變革為保障,在更大時空范圍內構建供應鏈體系,消除供應鏈環節的短板,推進供應鏈協同化、一體化、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可視化、智能化、絡化、金融化、全球化、區域化、綠色化、生態圈化進程,實現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通暢、高效、安全,以促進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上海林內熱水器售后服務電話感冒流鼻涕吃什么水果好奧利司他膠囊有什么功效- 霍思燕穿緊身褲畫畫!身上一件領帶近3萬元,杜江一頭長發太搶鏡
- 傲農生物:實控人減持49.29%Corporation可轉債傲農轉債,華能信托增持
- 哈爾濱市通報95例追加陽性感染者詳情
- 羅李威:按“百十萬千”計劃推動中小企業培育工作
- 忽略了這一點,美白很難有功效!
- 印議員抱怨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通訊設施落后:中國有9座移動接收器塔,我們只有1座
- 上海新增楊浦、虹口兩處當中風險地區 3處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 瞄準奔馳大G,疑似比亞迪首款單輪諜照曝光
- 要求煙草 陜西行動【八】陜北:做控煙榜樣,建無煙機關、無煙社區!
- 俗語“窮搬家,良遷墳”是何意?后一句更顯智慧,對你或許有用
- 給狗狗驗孕的方法怎樣判斷哈士奇母犬是否懷位置
- 具有哪些特點的拉布拉多犬一定不能買位置